非想非非想 (優人神鼓前成員李子建 映後分享)

  • VIP House
  • Mid-night Show
  • Availability
  • High
  • Medium
  • Low
片種
紀錄
上映日期
2025年 9月 21日(日)
級別
I (香港), ---(澳門)
片長
130 分鐘
語言
國語
字幕
中英文

【英皇選映|《非想非非想》X 「優人神鼓」前成員李子建 映後分享】

自 1988 年創立以來,表演藝術團體「優人神鼓」以台北木柵老泉山為基地,秉持禪宗「道藝合一」的精神,在山林中孕育生活與創作能量。紀錄片《非想非非想》歷時四年拍攝,追溯「優人神鼓」的成長軌跡:創辦人劉若瑀師承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,返台後拜訪老師傅,習得太極、車鼓、道士科儀等傳統技藝,並透過身體訓練,建立屬於東方的表演美學,享譽國際。

英皇戲院誠邀「優人神鼓」前香港成員李子建出席映後分享,與觀眾談談他於劇團內擔任全職團員的經歷、在武術、擊鼓、舞蹈與劇場創作上的實踐之路,並同觀眾分享多年來醉心於研究融合靈修與劇場藝術的經驗,如何將表演藝術化為精神修練的載體。

日期:2025年9月21日(星期日)
時間:下午2:00(設映後約20分鐘分享)
地點:英皇戲院(尖沙咀國際廣場)
#情緒價值:在鼓聲與寧靜之間,找回身心的和諧與力量。

嘉賓:李子建
- 優人神鼓前香港成員,現為自由身舞台演員、擊鼓導師
- 涉獵擊鼓、舞蹈、默劇、話劇、音樂劇等多元形式
- 專注於表演與靈修融合,推廣擊鼓、聲音療癒與藝術教育

【英皇選映|《非想非非想》X 「優人神鼓」前成員李子建 映後分享】

自 1988 年創立以來,表演藝術團體「優人神鼓」以台北木柵老泉山為基地,秉持禪宗「道藝合一」的精神,在山林中孕育生活與創作能量。紀錄片《非想非非想》歷時四年拍攝,追溯「優人神鼓」的成長軌跡:創辦人劉若瑀師承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,返台後拜訪老師傅,習得太極、車鼓、道士科儀等傳統技藝,並透過身體訓練,建立屬於東方的表演美學,享譽國際。

英皇戲院誠邀「優人神鼓」前香港成員李子建出席映後分享,與觀眾談談他於劇團內擔任全職團員的經歷、在武術、擊鼓、舞蹈與劇場創作上的實踐之路,並同觀眾分享多年來醉心於研究融合靈修與劇場藝術的經驗,如何將表演藝術化為精神修練的載體。

日期:2025年9月21日(星期日)
時間:下午2:00(設映後約20分鐘分享)
地點:英皇戲院(尖沙咀國際廣場)
#情緒價值:在鼓聲與寧靜之間,找回身心的和諧與力量。

嘉賓:李子建
- 優人神鼓前香港成員,現為自由身舞台演員、擊鼓導師
- 涉獵擊鼓、舞蹈、默劇、話劇、音樂劇等多元形式
- 專注於表演與靈修融合,推廣擊鼓、聲音療癒與藝術教育

導演
陳懷恩
演員
---
故事大綱
1984年,劉若瑀當時離開台灣到美國加州,向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(Jerzy Grotowski)學習表演,在一座牧場中她與其他來自各地的表演者日以繼夜地訓練。劉若瑀回到台灣,於1988年創辦了【優劇場】,帶領一群人一同經歷「溯」計畫,藉由拜訪各地老師傅,向他們學習傳統技藝:太極、車鼓、高蹺、道士等,透過不斷地身體訓練,尋找著屬於東方人的表演方式。1994年轉變為【優人神鼓】,透過靜坐、擊鼓與武術建立出優人的訓練與表演方法,從外在的形式,轉為内在的追求。1998年,優人神鼓以《聽海之心》在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,一舉登上世界舞台。如今【優人神鼓】走過三十五年,下一步優人將會走向何方?

1984年,劉若瑀當時離開台灣到美國加州,向波蘭劇場大師葛羅托斯基(Jerzy Grotowski)學習表演,在一座牧場中她與其他來自各地的表演者日以繼夜地訓練。劉若瑀回到台灣,於1988年創辦了【優劇場】,帶領一群人一同經歷「溯」計畫,藉由拜訪各地老師傅,向他們學習傳統技藝:太極、車鼓、高蹺、道士等,透過不斷地身體訓練,尋找著屬於東方人的表演方式。1994年轉變為【優人神鼓】,透過靜坐、擊鼓與武術建立出優人的訓練與表演方法,從外在的形式,轉為内在的追求。1998年,優人神鼓以《聽海之心》在法國亞維儂藝術節演出,一舉登上世界舞台。如今【優人神鼓】走過三十五年,下一步優人將會走向何方?
  • 9月 21日
所有戲院
  • 所有戲院
  • 所有香港戲院
  • 尖沙咀iSQUARE
所有版本
  • 所有版本

現正預售

所有戲院
  • 所有戲院
  • 所有香港戲院
  • 尖沙咀iSQUARE
所有版本
  • 所有版本

尖沙咀iSQUARE

更多選擇

Register as FREE member
Invalid email